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泰州姜堰实验初中:用信息化技术与"智慧课堂"高度融合
2015-10-23
中国教育在线

  用信息化嫁接“智慧课堂”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中

  2009年,江苏省启动了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在区政府、区教育局支持下,泰州姜堰实验初中教育装备和信息化设施不断更新、升级换代,信息化装备与教育教学嫁接水平逐年提高,“智慧课堂”建设获得了新的动力之源,信息化为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十分明显的贡献。

 

  一、信息化技术与“智慧课堂”高度融合

  在教育装备现代化初期,教师的“智慧课堂”主要使用“电子白板”组织教学。泰州市教育局启动“泰微课”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泰州姜堰实验初中充分整合校内信息技术资源,着眼于转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式,将“泰微课”与学校“引导生成式”教学模式下的“智慧课堂”相融合,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比此前更加高效的教与学模式。

  教学过程主要以基于平板电脑的电子书包为解决方案,提高信息化教学和“智慧课堂”建设水平,努力实现“课前多媒体微视频预习、课中互动教学、课后微视频作业辅导、师生适时网络交流”四大功能,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全面支持。

  以语文课为例,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

  1.课前:学生先阅读文本,通过观看智慧学习平台“导学本”中教师上传的“泰微课”视频,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主要知识。将自己能懂的记下,经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还不能理解和把握的,在课本或在笔记本上标注出来。即让学生在课前自主生成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生成出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让学生上课前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走向老师。

  2.课中:学生课前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不理解和有争议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展开课堂讨论、争辩,生成出对新知识学习的共识。有时候也由教师在课堂中将学生的提问汇总,筛选剔除相似内容,归纳出几个问题,然后通过课堂讨论加以解决。学生在自学阶段已经懂得的知识,教师就不再详细讲解,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后:教师将课堂上讨论学习之后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或学生尚未发现的学习中的问题,依据教学目标要求,以网络作业的形式发布给学生,再次通过“泰微课”网页(http://learn.tze.cn/)学习解决,形成课后对新知识的生成和把握,最终还有不懂的知识,可在网络空间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2014年秋学期,我校在教育局直接指导下建设了“智慧课堂平台”并由家长自愿报名组建了“智慧班”,旨在采用信息化的教与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学生使用学习专用平板电脑预习教材,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讨论,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通过平板电脑直接书写、纸上书写拍照上传等方式,做到“关注个体,人人参与,不留盲点”;自动生成学生学习轨迹记录,家长和教师可查看到学生的学习记录。

  这种基于信息化技术,以“泰微课”作为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以“智慧课堂”促进学习为目的,以引导生成为基本教学思路的“翻转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也为学生充分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时空,能够成为现代化条件下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形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