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阅卷老师:高分中考作文该怎么写
http://chuzhong.eol.cn/ 来源: 作者:文汇报 2012-01-12 字体:大 中 小
赵志伟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教师 2011年上海中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
关注高考、中考作文多年,总觉得如今中学生应试作文程式化问题很严重,为文造情、装腔作势而内容空洞的文章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考生的文章。不少被各类刊物或网上登出来的所谓“范文”,往往文字漂亮、空灵、玄妙,“风格”惊人的相似:文章开头来一段“题记”,再来三段或互不关联或似断似续的文字,这些文字从屈原、司马迁一路写到李杜、苏欧、郑板桥、王国维;从莎士比亚、歌德写到托尔斯泰、泰戈尔……读这些文章令我们想起戏剧舞台上那些有板有眼唱京剧、昆剧、越剧的童星,他们拿腔拿调扮成人的角色,可仔细看看仍不脱稚腔。但那是在演戏,我们写作文可不是演戏。
用大文化笔调写考试作文不恰当
批评中学生试图用漂亮的文字掩饰空洞、浅薄的内容或许是不公正的,但试图以漂亮文字取悦阅卷老师,其目的却是很明显的。但这能全怪我们的孩子吗?考试评价是个风向标,而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况且教科书中入选的一些所谓当代散文大师的作品也多这类风格。
用“空灵”的大文化的笔调去写考试作文是不恰当的。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就更不可取。初中生写作主要文体是记叙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所谓内容具体就需要有一定的人物和故事,通过人、事表达真情实感。
但是从笔者近年来两次参与的中考阅卷看,中考优秀文章能用朴实文笔写上感人故事的文章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大文化”的“抒情”文章。当代有位作家说过:“记叙文写出个故事来,议论文讲出个道理来,就不知道抒情文抒出个什么东西来。”我很同意这句话,如果我们初中生写惯了夹叙夹议、抒情、空灵的文字,将来就既不会写具体生动的记叙文,也不会写说理透彻的议论文。近日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一次作文竞赛的评审,读了不少高中生的文章,也有这类过于追求辞藻而缺少实质内容的倾向。
让中考生们写些什么呢
我们应当怎样指导初中生写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
好高中
国际学校qq群:512900566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