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肖远骑:课堂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2019-01-12
作者: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效果不显,效率低下,效益不高,人们对课堂的抱怨和对教育的诟病是一致的。但批评也好,抱怨也好,课堂一定要革命性的改造吗?我觉得要从哲学高度,冷清思考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理由,就是我拥有课堂。对于我而言,课堂一直是一块承载希望的试验田,每一届,带着新的期待去播种,用每一个朝夕晨昏的日子历练生命,培植思想。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那些清晰的目标和追寻,都透射到课堂上,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也是伴随年轻的生命一起成长的见证。在我的试验田里,总在改变着什么,遥望着什么,期待着什么,这使我的教育生活从来没有丧失过生机,从来没有凋谢过信念,生命是新的,课堂就不会陈旧。拥有试验田的日子,就拥有了饱满颗粒的期待,这份期待,将我们的教育之路延伸到洒满阳光的远方。所以,我深爱着课堂!

  青年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我的体会要走四步路:

  1、熟悉课堂教学之“法”

  我们首先要明白,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受制于教师的个体因素。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专业技能的强弱、经验积累的丰欠,备课的充分与仓促、现场的掌控度、练习的频率与难度,情绪的饱满与低落、态度的严厉与温和,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去发挥,稳定的质量需要“结构”来保障。所以,课堂教学需要从两个维度去思考,即从技术角度建模课堂,就是“教有定法”;从艺术角度训练课堂艺术,就是“教无定法”。

  “建模”是一种科学的思想,课堂模式,是课堂教学中那些稳定的、被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的组合。当然,任何模式都有特定的使用场合和条件,从来就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这和“教无定法”的含义是一致的。教无定法并非教学无法,教无定法并不排斥“课有定则”。由于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课堂上会灵活机智地选用不同教法实现教学收益的最大化,于是,教学过程被赋予了较多的个人化色彩,教师素质成了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进而,我们便很自然地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全部努力,系于教师素质的提升,但教师素质的提升永远是一个处于向理想目标迈进的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永远都会存在一大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素质还不够高的教师,甚至很多从事了一辈子教学工作的老师,直至退休的那一刻,依然还算不上优秀的教师。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需要模式,艺术不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仅有模式肯定不够,但没有模式肯定不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创新法。”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定法”,是一个漫长的境界提升过程。就如同书法家信笔挥毫,龙飞凤舞,写无定法,是因为他走过了一丝不苟、法度谨严的“入帖”过程,走过了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的“出帖”的过程,走过了总结提炼、感悟提升的“创造”过程。如果一开始学书法,就信马由缰地随手涂鸦,那是永远也成不了书法家的。 “无定法”,不是没有“法”,更不是不用“法”,而是不拘成法,可以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法。这才是“教无定法”的真正含义。

  2、把握课堂教学之“境”

  课堂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或者说首先是技术,终究是艺术。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为基础,以艺术为巅峰。教学艺术是教学方法、技术、技能、技艺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创造性、审美性、表演性、机智性、个性化等一系列重要特征,并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听名师上一堂高度艺术化的公开课,的确是一种享受。字字珠玑、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设计,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自然衔接,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甚至长相俊美、衣着得体的外形相貌,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越是艺术化的东西就越个性化,越情景化,就越不容易被学习,越不容易被掌握。今天,我们认定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基于我们对教学过程的规律只有“部分掌握”的基础。随着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的加深,教学的科学性会越来越强,相对应的,其艺术性就会越来越弱。教学被过分“艺术化”和“神秘化”,所反映的正是人们对教学过程认识的“肤浅化”。

  成功的课堂总是艺术课堂。在成功的课堂里总是处处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至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3、研究课堂教学之“道”

  听一节课,我们不仅要看授课教师运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方法,更要看他们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前者谓之“术”,而后者谓之“道”。“术”只是“末”,而“道”才是“本”;“道”是“术”的灵魂,“术”是“道”的表现形式。听一节课,我们就要观其“术”而悟其“道”。有时听不同老师上同一节课,方法手段大为不同而效果却一致地好,其原因就在于“术”殊而“道”同,所以成功的课堂总是相似的。首先,成功的课堂总是自主的课堂;其次,成功的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

  什么是“道”?就是你的教育观、教学观。因为,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这是任何外在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有经验的教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演一演……力求使课堂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生活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请允许我举两个课堂实例。一堂名为“赌博的概率”的活动课,澳大利亚的教师是这样上的。每个学生发10个筹码,老师坐庄,没过一会儿,18个学生中就有16个输了“钱”。然后老师要求学生计算概率,结果发现,由于赢的概率太小,时间一长,每个人只能输,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明白了赌博的欺骗性。再看一堂美国老师的数学课《面积的计算》,上课后,老师把孩子带到教室前方的一块不规则草坪上,然后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卷皮尺,要求同学们想想看,用什么方法算出这块草坪的面积。只见孩子们兴高采烈,有的用拼凑法,将不规则的草坪切分成若干个长方形,有的用填补法,加加减减,不一会儿,孩子们都算出了草坪的面积……举这两个案例,是要说明一点,有效的教学应当把教育内容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

  我是一位语文教师,我历来主张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家园。语文学科是人之生命表达的一种方式,语文学科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物伤怀,都是通过语言展现出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言说者是一个情感生命体,故国之爱、家园之恋、生死之思、情爱之痴、人生之感……万种思绪,千般柔情,都浓缩在语言之中,都是可以具体地再现在生活之中的。所以,我教《雷雨》时,让学生自导自演《雷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请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世界中还存在哪些“套子”;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我用两个课时,让学生讨论“我说美伊战争”。这样做无非是尽量多地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4、顺应课堂教学之“势”

  我们承认,传递知识、让学生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但继承不是最终目的,继承是为了人类衍生和发展,因此,教育不仅应使受教育者继承现成答案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老化和递增快得无法形容,奢望在学校里学全某一方面的知识只能是“天方夜谭”,我们应当把知识看着是一种信息,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增值。每个学习者都在一个信息网络之中,促进知识的扩散、交流、共享和增值,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进而成为有别一于其他生物的真正的“人”,这才是现代课堂的基本功能与目的。现代课堂的功能要定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现代的课堂从运行体系上由“封闭”走向“开放”。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堂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经验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终极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做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人是不可限定的,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的图画,也不是观看电视电影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道具,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总之,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从组织形式上从“独奏者”走向“伴奏者”。新课堂教育我们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进行平等地交流。为此他特别强调:“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过去人们常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话强调了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但今天看来,这句话是有局限性的。第一,在信息时代,教师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超过学生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学生在某方面所获取的知识也许远远超过了教师。第二,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着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引导学生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只有确立这样的学生观和这样的教学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过去,我们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考虑更多的是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去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同样,这些教师在上课时,也主要沿着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就是所谓以“教”代“学”,或者说这是按照事先“脚本”的“教学表演”。在这样的教学中,即使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堂表达非常清楚,也不过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现在,我们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学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等)和教师的“教”(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这里关键是教师要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也就是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塑造自己。

  课堂教学是师生中重要的生命经历,他们是带着全部身心和已有的经验进入教学与学习的。这就是我对课堂的思考。(作者: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教授,华夏幸福教育事业部总顾问督学肖远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8-12-19
中国教育在线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