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郑鹏、沈善良:新装备配置标准与生物实验学科发展的关系刍议
2019-05-31
教育部
作者:

  教育部1978年以来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了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之后分别于1985年、1993年、2000年、2006年多次作出修整,规范和指导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装备的配置。秉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一贯宗旨,2018年教育部又再一次对2006版的《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将各学科标准分别独立成册发布,生物学科单独形成《初中生物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21—2018)》(以下简称《标准》)。

  这是我国教学装备标准研制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准》的研制与发布,不仅展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生物教学装备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而且有力呼应了当前素养导向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学装备的新要求。

  《标准》的执行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本依据,以现行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为基本参照,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基本遵循,以加强实验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

  一、新《标准》的特点

  1.与课程标准紧密联系。《标准》修改了教学装备的分类方式,按照装备的功能,划分成了“实验室基础器材”和“主题学习器材”两类。其分类借鉴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从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十个一级主题的不同方面组织装备内容,更好地适应现行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围绕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实践活动主题配置器材与资源,这使得教学装备与生物课标的关联有效外显,便于管理者和教师从教学应用的角度重新认识器材的功能,定位更加准确。

  2.为教学服务。《标准》实现了按学科装备的功能进行分类,着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优化装备的技术指标参数和教学性能要求,优先考虑教育教学需要的应入尽入。引入了微波炉、电磁炉、榨汁机、超声波清洗机等设备,接地气的减轻了基层实验教师加热,制液,清洗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以育人为宗旨。《标准》引入了“实践活动建议”,不仅为各基层学校配置学科教学装备和使用提供指引,更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标准》参照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描述初中生所应发展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既有引领性,又强调了育人目标。

  4.突出实用性、环保性、安全性。《标准》充分考虑了教学要求,关注材料“好不好用”的问题,增加了消耗性材料删除了不实用、不环保、有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首次引入了如“紧急喷淋器”、“洗眼器”、“灭火毯”、“防护面罩”、“一次性PE手套”等器材,并规定了灭火毯和一次性PE手套为必配器材,并去除了氯化钡这类危险药品。

  5.着眼于未来教育。《标准》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质器材,充分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信念,将装备与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融合设计,并充分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使得学科教学装备成为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加了新型视听设备以及适应社会进步与技术发展更新换代的新产品。如引入了数字传感器和数码显微镜,将以前学生“镜下看没看见不知道,看到了想交流难以指明位置,看的好了难分享”的观察实验结果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现代化教学仪器投射在互动白板上,使得“观察精准,实时上传,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较好地关注学生感受,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6.体系更清楚。将2006年标准中识别物品录入系统的“编号”“分类与代码”科学的合并为“分类代码”录入资产系统,排除了之前“分类与代码”排头出现字母计算机排序混乱的问题,并能通过编号识别资产分类,装备属性、使用范畴、装备品种、规格属性等五级信息。

  7.描述更准确。将原先对装备“功能”的描述改为了“教学性能要求”,不但有明确的数据参数,而且各装备参数间相互配套。例如“30605006203橡胶管”“内径6mm”的要求与“30603007112三通连接管”“直径7-8mm”,“30605005203玻璃弯管”“直径7-8mm”的规格相互匹配适宜。切实体会到了专家组成员查标准,下市场,勤比对,听反馈的务实作风和成效。

  8.要求更规范、具体。《标准》增加了对器材的“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的解释说明和配置要求,增加了对引用标准的执行要求,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所列的部分标准,修改了对进入学校的教学装备的要求,对标准执行监督的要求,以及对配备数量的具体要求。柔性的装备配置数量使得基层教师根据学校具体器材情况,教学时间安排合理的安排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探究实验。

  二、《标准》对生物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1.促进教育公平,鼓励特色化发展

  《标准》全面的考虑了城乡均衡发展的实际,在新型城镇化下,统一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化、均等化、一体化发展,从国家层面对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校予以保障,均衡教育资源。同时,为配合课程的可选择性,满足不同版本教材、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多样化和特色化需求,“选配”器材也为学校、教师自主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县、不同学校的教学需求。保障基础,求同存异。

  2.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虽然前标准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新时代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推动了义务教育改革。满足当前和未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要求,《标准》旨在从硬件上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教育教学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强化生命观念,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被生物新课程标准确定为三大核心理念之一。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推行探究式教学,进行多样的生物学实践活动是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最有效的途径。

  生物学实践活动是生物学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生物学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手段。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养成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探究或验证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标准》中生物学科装备的配置无疑为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提供了可行条件,从而助力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最终实现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唤醒了教学仪器设备的生命力,有理由相信标准化的教学装备将成为教师深化“课堂革命”的有力助手。(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郑鹏,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干部教育学院培训部主任、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副主任 沈善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