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推行学区制 教师跨校兼课 教学整体考核
2017-12-26
中国教育报

  “原先为孩子择校的事情我都愁白了头,现在名校办到家门口,孩子上学再不用舍近求远了。”近日,武汉二中岱山校区学生阿杰的母亲余女士高兴地说。

  去年9月,武汉市优质初中武汉二中被引入岱山地区建立校区,填补了该地优质初中的空白。现在,岱山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武汉市中小学教育资源总量充足,但优质资源仍然稀缺。如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开花?武汉通过推行学区制改革做大做好“教育蛋糕”,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武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定斌介绍,武汉以学区制改革作为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将“弱校”与“强校”绑成一个学区,互派校长、教师跨校兼课,整体考核教学质量。目前,参与学区制管理的义务教育学校共738所,其中中心城区422所,实施学区制管理的比例为99.53%;远城区实施学区制管理的比例为68.25%。

  徐定斌说,学区制改革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扬峰填谷”。如武汉汉阳区按“名校引领”“相对就近”原则成立7个学区,每个学区设中心校一所、成员校4至7所,中心校校长担任学区长,每个学区设视导员一名。江岸、武昌等区也分别以“名校托管”“联合办学”等方式进行学区制改革,实现抱团发展,达成片区均衡。

  “联合办学不只是为了办好一个试点班,而是要打造新的品牌校。”武汉七一中学校长惠新义介绍,在组建“堤角校区”团队时,该校确定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团队,“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经验,也富有朝气蓬勃、干劲十足”。

  名校集团托管办学是学区制的另一种形式,可快速“嫁接”优质教育资源。洪山区以华师附小等名校为主导,以“名校办新校,名校带弱校”为手段,将几所薄弱学校组成一个集团,管理互通、教师互动、资源共享,形成了“处处皆名校、处处有名师”的洪山特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