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世界各国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2015-10-16
互联网

  不读书或者不爱读书不仅仅是影响一个孩子的人生,从长远看,对整个人类的未来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要改善这种情况当然需要各方的努力,然而经教育学家调查并分析,父母的言传身教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父母:请为孩子大声朗读

  美国儿童图书出版商学乐教育集团在2014年针对大约1000名6—17岁的孩子进行了一项调查,仅有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几乎每天都会为获得乐趣而读书。

  玛吉?麦圭尔,学乐教育集团一家网站的副总裁,她主持的一些调查支持了这一观点,她们观察那些阅读量较大的孩子,发现对于年幼的孩子(6岁至 11岁)来说,经常听父母大声朗读,并限制上网时间,那么他们阅读的时间和次数就多。“这是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很多家长认为,一旦孩子开始独立阅读,他们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实际上,在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坚持给他们朗读,真的有助于培养其热爱读书的习惯。”玛吉说。许多受访的孩子都认为,听父母朗读是一段特殊的亲密时刻,它在孩子的习惯养成和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儿科研究院也在去年夏天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建议所有家长在小孩出生后给他们朗读。给孩子朗读不仅能够让他们接受复杂语言的熏陶,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掌握各种话题的背景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见得一定要给孩子朗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凯瑟琳?斯诺说。“花上两分钟时间跟孩子谈论电视、杂志或你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上出现的某个话题,也能产生与大声朗读同样积极的效果。”爱读书的孩子通常来自拥有许多书籍,父母都喜欢读书的家庭。

  美国学校:增加独立阅读时间

  而对那些较大(12岁至17岁)孩子来说,除了来自父母生活氛围的影响外,在校期间有更多的独立阅读时间,他们更有可能为享受乐趣而频繁读书。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在校阅读的这段时间或许尤为重要。这些孩子报告说,相较于在家中,他们更有可能在学校享受读书的乐趣。

  日本政府: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刊物的出版和发行

  日本政府认为,读书对儿童学习语言、培养审美、提高表现能力、丰富创造力和拓展人生感受的作用必不可缺,因此他们十分注重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的培养。2001年,日本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并将每年的4月23日设为日本的“儿童读书日”。不仅如此,他们还颁布了推进儿童读书活动基本计划,每五年修订一次,以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培养孩子爱好读书的习惯。日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阅读角、阅览室,每个孩子每天都能拥有1-2个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并且日本十分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刊物的出版和发行。

  日本社会:营造爱读书氛围

  正因为此,日本社会整体的爱好读书的氛围非常浓厚,日本大部分书店生意很好,不论什么时候去逛,总有人排队结账。而在地铁或者街边等车的时候随处可见到看书的日本人。日本公共团体也对促进儿童读书做出很大贡献。公益组织“儿童读书推进会议”每年举办“儿童读书周”和“绘本世界”活动。各地还有数千个志愿者团体帮助儿童培养阅读习惯,包括开设“放学后少儿阅读教室”、援助学校图书馆等。所以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就文盲率而言,日本不到1%,而美国是20%。

  丹麦:国家图书馆每周都有定期的“大巴流动图书馆”服务各地读者

  丹麦人热爱读书的传统,也与当地政府、社会注重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密不可分。几乎所以的丹麦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儿童图书和阅览区,阅览区内设有沙发,还有少量玩具,小朋友看书累了,可以玩会儿玩具休息一下。除此之外,在社区服务中心大厅、社区医院或者牙医诊所等相关网站,都有专门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各种绘本和图书。美国纽约市也开始注重儿童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完工并对外开放的就有近百个公共图书馆。遍及每一个城镇、区县甚至社区图书馆,为儿童阅读提供了丰富资源。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则在全国47个郡有65个分馆,均提供专门的儿童图书借阅服务;一些图书馆还会向贫民窟儿童、自闭症儿童及聋哑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专门服务。对于没有图书馆覆盖的偏远地区,国家图书馆每周都有定期的“大巴流动图书馆”服务各地读者。

  中国的一些学校也开始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开始行动,比如:增设图书区,扩大图书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各地建立起梦想读书社,引导更多青少年读好书、爱读书。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大脑好比待垦的荒地,广泛地、高品位地阅读能够使它成为沃土。只有在这样的沃土上才可能长出参天的智慧之树。”而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让父母、学校和各方的努力成为成就这株参天巨树的营养和源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