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中学校长访美国12所大学 万字日记揭留学误区
2014-03-24

  2014年2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员、武汉六中国际部校长刘燕海,花费两周时间,自驾数千公里,深度走访了美国西部旧金山、洛杉矶、犹他州等地12所知名大学,并将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用日记体形式汇编成近万字的“美国留学宝典”。

  “我发现,这些年以访问、游学方式入境美国的中国游客不少,但很多人走马观花,没有机会对美国的教育机构和学校进行有效记录、展示和分析。”刘燕海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纠正部分中国家长和学子在赴美留学方面的错误认识和偏差,帮助他们选择一条适合的留学道路。

  误区一 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镀金

  小张读初中、高中时,父母要求他“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上大学时,父母告诉他:“每门考试都要通过,拿到毕业证就行。”

  怀着这样的想法,小张被父母送到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却发现难以适应:一项普通的作业,不仅要求字迹工整,还要用绘画、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学业之外,他们还要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因为“这是一个全球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前听说美国的大学文凭很好混,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小张说,这里的理论学习方式很传统,就是勤奋加努力,他感到压力比在国内还大。“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镀金’,获得名校文凭,完全曲解了接受教育的真正意义。其实,国外名校的教学中,除了专业知识,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世界不同文化的了解。”刘燕海说,他走访美国西部的门洛学院、加州理工大等12所知名大学后,发现这些学校无一例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全球化的开阔视野,“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与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交流、学习甚至竞争的过程。”

  误区二 课外阅读是为了打发时间

  “我平均每天的自习量是阅读4本书,读完后还要完成书面作业。这与在国内的学习方式有天壤之别。”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图书馆,留学生小冯经常熬到深夜,“刚开始我也不适应,但后来发现,要想脱颖而出,获得老师肯定,课后阅读量几乎要达到其他同学的3至4倍。”

  走访12所美国大学期间,刘燕海专门到这些学校的图书馆体验,发现它们无一例外都是24小时开放,常常凌晨2点仍然座无虚席。“美国的大学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要求都很高,而海量阅读几乎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可不是为了打发时间。”他说。

  “学生如果想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同学进行高质量的讨论并完成作业,就要付出很大努力和很多时间。他们除了要阅读老师要求或建议的书籍以外,更要通过阅读了解背景知识和社会信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国际部主任里维斯说。

  即使是平时的作业,美国的大学也十分重视创造性,不能容忍抄袭或过量引用书籍内容的行为。“在我们学校,‘抄袭可耻’是一种共识。有一次,我好心把自己的作业给同学参考,结果被停课两天,因为老师发现我们的作业雷同,对我们同时‘问责’。”小冯说。

  为了杜绝抄袭,斯克里普斯女子学院甚至对学生的研究作业进行公示,可见该校对学术的严谨程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